黨代會系列報道(四)丨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發展,加快建成世界一流汽車集團
2025年上海國際車展上,上海市委書記陳吉寧在調研上汽展臺時指出,上汽集團要聚焦主攻方向,堅定不移深化改革,加快創新轉型步伐;要不斷深化對汽車產業底層邏輯和發展規律的認識,提高對研發、生產和市場一線的敏捷性和反應能力,更好把握發展機遇、掌握戰略主動、贏得市場認可。
叮囑猶在耳畔,振奮人心的消息頻頻傳來:上汽集團5月整車批售36.6萬輛,同比增長10.2%,實現"同比五連漲"。5月份,上汽新能源汽車銷量達12.5萬輛,同比增長50.3%。根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統計數據,上汽集團成為1-4月在歐盟、英國和北歐三國銷量最好的中國車企,"全球化+本土化"的市場策略贏得海外消費者的認可。
伴隨著數字的跳動,一條堅韌向上的曲線躍然眼前。依靠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,上汽集團黨委團結帶領廣大黨員干部和職工群眾,以改革破局、以技術立身、以用戶為本,努力闖出一條突圍之路、高質量發展之路。
一、堅持黨的領導 筑牢國有企業“根”與“魂”
上汽集團深刻認識到,只有充分發揮黨組織把方向、管大局、保落實的領導作用,切實把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公司治理效能,才能推動上汽改革創新發展行穩致遠。
"我們將以'敢為人先'的勇氣擁抱變革,以'海納百川'的胸懷合作共進,以'精益求精'的匠心打磨產品,推動'上海智造、中國品牌、全球品質'持續迭代升級、不斷超越向上。"在上海國際車展開幕前的"上汽之夜"發布會上,上汽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王曉秋的這句話,激蕩出上汽在產業變革浪潮中砥礪前行的堅定步伐。
近幾年來,上汽集團推動各企業黨建入章,落實黨組織在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中的法定地位,明確黨組織在決策、執行、監督各環節的權責和工作方式;堅持民主集中制原則,建立健全黨組織前置研究討論重大經營事項程序和清單,對"組織調整、干部任免"等重要事項開展認真審議,對"發展規劃、國企改革、激勵機制"等重大決策進行把關落實,推動加強黨的領導與完善公司治理相融合。
懂車更懂你,上汽的產品創新正在加速。2025年,全新升級的智己L6,天幕可以分區調光,靈犀數字底盤不僅擁有"蟹行"絕技,還能實現高速爆胎穩定控制,確保用戶行車安全;榮威D7搭載"效率神器"DMH插混技術,讓用戶花相同的錢,跑更遠的路;榮威D6配備CTB電池車身一體化技術與一體式熱管理系統,使每公里出行成本低至3分錢;MG品牌則推出了方盒子SUV Cyber X概念車,時尚個性的設計,瞄準年輕人對冒險和自由的向往……
自主品牌"挑起大梁"的同時,合資品牌正借助中國技術賦能,加快品牌煥新。2024年下半年,上汽與大眾汽車簽署協議,將上汽大眾的合資期延長至2040年,續寫"美美與共"的合資2.0時代。很快,雙方便迅速推出了全新品牌——AUDI。上海國際車展上,上汽奧迪字母標首款量產車型E5 Sportback亮相,成為全場熱度值最高的新品。上汽通用的轉型同樣深刻。今年4月,別克品牌發布了"逍遙"超級融合架構,對產品和技術進行了一次徹底的迭代。基于全新架構,6c lfp超快充電池、全域900v高壓平臺、L2級城區輔助駕駛技術等創新技術將快速上車。
二、堅持深化改革 畫出從“激發活力”到“擁抱變化”的向上曲線
雞蛋從外面打破是食物,從內部打破是生命。2024年,上汽集團黨委制訂《上汽集團全面深化改革工作方案(2024—2027年)》,并將5個方面、15項改革舉措分解為53條具體工作,逐一明確分管領導、責任部門和進度目標。"上汽集團肩負著上海工業經濟穩增長的重任,全面深化改革這一仗必須打贏,沒有退路。"王曉秋說。
兵貴神速,去年下半年開始,上汽集團采取了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措施。首先是激活干部隊伍,制訂《領導干部競聘上崗實施意見》,共有31家企業的582名中層干部和三層次企業總經理等崗位實施競聘。2024年,選拔44名年輕干部開展掛職,人數同比增加76%,強調掛職干部要掛實職、背指標、擔責任,掛職崗位向自主品牌乘用車、海外市場開拓等重點業務傾斜。推進干部能上能下,今年新提任的集團中層干部中,40周歲以下占比超過20%;繼續對16名考核不達標、崗位不勝任的集團中層干部實施降薪、降職和免職。
發展自主品牌始終是深化改革的重中之重。為形成競爭合力,上汽乘用車、上汽國際、研發總院、零束科技、海外出行五家公司整合為"大乘用車"板塊,并成立執管會。此外,集團以上汽大通為核心構建 "大商用車"板塊,整合商用車業務資源。這些舉措的核心目的是將自主品牌業務確立為主攻方向,5個手指捏成1個拳頭,對市場打過去,打穿、打透。
組織效能的提升,進一步釋放出創新活力。在上海國際車展上,上汽宣布了固態電池、線控底盤、銀河全棧4.0電子架構、L3級量產自動駕駛等核心技術的最新進展。未來,在全新組織架構的支持下,這些尖端技術能實現跨品牌共享。
"同行合作是借鑒,跨行業的合作是革命。"上汽集團黨委副書記、總裁賈健旭多次強調擁抱變革、跨行業學習的重要性。上汽與華為共同打造的全新品牌"SAIC尚界",意義遠超技術互補,直指產業范式革命:從單一企業的技術競賽,到生態陣營的全面對抗。這次合作,也是上汽以用戶為中心的方法論再造:上汽要真正從"懂車"邁向"懂你"。
三、圍繞中心工作 發揮基層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
基層組織是黨的執政之基、力量之源。2025年,上汽集團各基層黨組織深入開展"深化改革促發展,提質增效拓市場"主題活動,緊緊圍繞業務發展,開展務實有效的黨建工作,發揮黨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,為經濟發展賦能。
"第二排座椅能否旋轉一下,方便家長照顧車里的兒童?"延鋒公司舉辦的多場家庭市場體驗日活動,輸出了多份市場體驗報告。用戶在實際用車場景中的需求,是企業進行產品定義時最需要的"賣點"。延鋒黨委發動4000名員工及其家屬成為市場體驗官,通過家庭日、青年探店、國外游學等活動,與整車企業協同起來,尋找用戶真正需要的用車場景。
提質增效方面,2024年,上汽基層黨組織制訂企業級賦能項目70余項,通過多端發力、多措并舉,黨政合力強化全業務鏈降本增效。同時,通過黨委宣傳平臺,發掘和傳播員工立足崗位的降本實踐小故事,強化全員的成本意識,鼓勵黨員和群眾立足崗位,發現"浪費現象",挖掘"改進改善點",提出降本增效合理化建議"金點子"。
為助推整個產業鏈"心往一處想、勁往一處使",上汽黨委聯動各方力量,創新工作載體。以智己汽車、上汽乘用車公司為鏈長單位,上汽協同16家業內外企業組建兩個產業鏈黨建聯建平臺,開展產業鏈黨建,加快推進MG ES5、智己L6等重點項目高質量投產。同時,上汽持續深化區域化黨建,進一步增強集團跨地企業的優勢互補和協同,并探索建立駐外機構黨組織,組建駐外黨支部3個、黨小組9個,服務保障集團海外經營。
黨建與業務同頻共振,相融共促,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澎湃動力。堅持黨的領導,切實把黨的制度優勢轉化為公司治理效能,上汽將進一步以實干者的精神、奮進者的姿態,為加快建設成為世界一流汽車集團而全力奮進。